本次簽署的產學研合作協議是一項由安徽省淮北市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相邦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組成的“四方協議”,合作方將依托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浩偉教授團隊建設交大陶鋁新材料創新中心。
上海京燦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在得知此消息時,作為上海交大實驗室供給方之一,為交大研究團隊由衷喝彩。那本次鋁陶合金是一項什么技術呢?通過熔體控制自生,陶瓷顆粒的尺寸由外加法的幾十微米降低到納米級,突破了外加陶瓷鋁基復合材料塑性低、加工難等應用瓶頸。
這種納米陶瓷鋁合金重量輕,且具有高剛度、高強度、抗疲勞、低膨脹、高阻尼、耐高溫等特點,即使外來作用力‘泰山壓頂’,納米陶瓷鋁合金也能做到‘巋然不動’,可以稱得上是四兩‘扛’千斤了。
或成為新一代航空材料,助國產大飛機“更輕”翱翔
把納米陶瓷顆粒引入到鋁合金,提高了材料的剛度、強度,同時保持了鋁合金良好的加工制造性能,突破了規?;こ虘玫钠款i,已在航天、汽車、先進電子設備領域得到了應用。
復合材料是航空材料領域爭奪的技術高地,“一代材料,一代飛機”,每一次航空材料的變革都帶來了航空技術的巨大進步。為了保證飛行安全,民用客機的機體結構材料對抗腐蝕、抗疲勞性要求*,為了使飛機安全、經濟、舒適、環保,重量輕、抗腐蝕、耐疲勞的鋁鋰合金材料和碳纖維復合材料是目前新一代飛機研制較為理想的結構材料。王浩偉教授團隊研制的納米陶瓷鋁合金的具有更大的減重潛力,而且工藝性好、成本低,有望成為下一代航空新材料,使國產大飛機更輕快、更安全地在藍天翱翔。
目前納米陶瓷鋁合金已經用于天宮一號、天宮二號、量子衛星、氣象衛星等關鍵部件翱翔于太空。同時,應用于內燃機活塞和汽車關鍵部件,不僅能有效減重,還可以節能減排、提高安全性。
對于金屬冶金來說,非金屬(比如陶瓷成分)是金屬中的雜質成分,研究人員避之猶恐不及,哪兒有人還自己通過化學方法摻入‘雜質’啊。但在后來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只要通過控制化學反應的進程,把陶瓷顆粒的尺度、形態和分布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這些調皮的‘陶瓷小精靈’就能發揮作用,變成對材料有幫助的部分。
既然納米陶瓷鋁合金能“四兩扛千斤”,那它怎樣才能走出實驗室,為社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需要借助科研成果的轉化。2017年8月4日,安徽省淮北市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相邦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簽署“四方協議”,依托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浩偉教授團隊建設交大陶鋁新材料創新中心。
上海交大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燕剛表示,長期以來,上海交大就對王浩偉教授團隊的納米陶瓷鋁合金項目給予了持續的大力資助和支持,同時也積極對外尋找成果落地轉化的合作條件。2013年,安徽省淮北市政府從土地、資金、政策、人才等進行了多方支持,形成了具有年產千噸級中試及生產基地,并成立了安徽相邦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使納米陶瓷鋁合金材料的量產能力能滿足在航天、航空、汽車等領域大規模應用的需求。2015年,上海交大與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建設聯合研發中心,使納米陶瓷鋁合金迅速進入航空和汽車等百億以上級別的產業領域。在航空領域,目前王浩偉教授團隊已在航發、商發開展多種航空發動機葉片試驗,與中國商飛實現深度合作,劍指“新一代航空材料”;在汽車領域,轉向節已通過臺架試驗,內燃機活塞也即將量產。
特種材料的研制離不開自增壓液氮罐,金屬通過深冷處理,能改良其性能,上海京燦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為各特種設備科研單位提供如品牌,如泰萊華頓,查特金鳳和亞西。